在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全过程中,实验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。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措施。当实验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时,应从各方面寻找原因,最后找到问题所在,通过改进措施,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。
受检者的状态,如被测者生理变化、饮食改变、环境因素、服用药物等引起变化,在采集血标本时若未注意到这些因素也会对结果做出错误判断。
不同的药物和某些生理状况(如怀孕、情绪激动、剧烈运动)会对一些凝血结果造成影响。阿斯匹林、潘生丁和抵克利德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,肝素和口服抗凝剂能抑制凝血机能。尿激酶(UK)和链激酶(SK)等可进促纤溶功能。口服避孕药会使血小板粘附功能、血小板聚集功能、纤维蛋白原、凝血酶原以及凝血因子Ⅶ、Ⅷ、Ⅸ、Ⅻ因子活性明显升高。剧烈运动和月经期纤溶活性明显升高,高脂肪食物造成血脂升高可抑制纤溶活性。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升高。饮酒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性。剧烈运动或输注肾上腺素时,Ⅷ因子活性会快速上升。因此,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时,应考虑是否有以上因素的影响。
总之,实验人员采血最好,因为他们知道采血的注意事项,也能尽量缩短采血后至实验前标本放置的时间。